目录
- 1 1991年: 初版
- 2 第一次关于 HTML 的公开描述
- 3 1993年: 第一份草案
- 4 1994年: 第一份规范
- 5 1994年: W3C 成立
- 6 1997.1: HTML3.2
- 7 1997.12: HTML4.0
- 8 1999.12: HTML4.01
- 9 2000.5: ISO 国际标准
- 10 1998.12: XHTML1.0
- 11 XForms
- 12 2002年: XHTML 2.0
- 13 总结一下
- 14 2004.06: WHAT工作小组的诞生
- 15 WHATWG 介绍
- 16 WHATWG 的其他工作
- 17 2006.10: 回到W3C
- 18 HTML5 的标准化过程
- 19 2012.07: W3C 和 WHAT 分家
- 20 参考
- 21 共享此文章:
- 22 相关
1991年: 初版
- 在1980年,伯纳斯-李提议并构造了 ENQUIRE 系统的原型,是一个给 CERN 的研究员们使用和共享文档的系统。
- 1989年,伯纳斯-李写了一份备忘录,提出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超文本系统。同年和另外一个工程师一起进行联合资金申请,但是这个项目并没有被 CERN 正式通过。
- 1991年底的时候,伯纳斯-李公开了一份“HTML Tag”的文档,里面描述了组成HTML初始版本的18个元素。
第一次关于 HTML 的公开描述
1993年: 第一份草案
- 1993年,伯纳斯-李向 IETF 提交了 HTML 规范的第一份提案。
- 六个月后草案过期了,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草案对 Mosaic 浏览器自定义的内置 images 标签的确认,反映了 IETF 在成功的原型基础上确立标准的哲学。
- 由于 IETF 草案要求实现,所以 HTML 草案引用了 Mosaic,而 Mosaic 呢?如果没有 HTML 也是没有价值的,所以浏览器和 Web 标准之间的共生关系从一开始就在驱动网络。
1994年: 第一份规范
- 然后在1994年初,IETF 成立了第一任的 HTML 工作小组(HTMLWG),在1995年完成了 HTML2.0,将来的实现都应该把这个作为标准来实现。
- 但是由于各种相互竞争的利益关系,在 IETF 主持下的 HTML 标准的发展出现停滞。
1994年: W3C 成立
- 同样也是在1994年,Tim创建了 W3C,他的使命是“通过制定规范和指南以引领 World Wide Web 充分发挥其潜力,以确保 Web 能够长期增长。”
- W3C HTMLWG 和 IETF HTMLWG 做的事情是一样的,但是这两个标准实体并没有并行运转多长时间。1996年9月,在对HTML2做了一系列增补以后,IETF HTMLWG 宣布关闭,随后针对 HTML 标准的工作就移交给了 W3C。
1997.1: HTML3.2
- W3C 接手 HTML 几个月后,在1997年1月发布了 HTML3.2.
- 把数学公式部分整个丢弃了(后来独立发展成MathML),并且采纳了 Netscape 大部分的视觉化标记。
1997.12: HTML4.0
- 同样是在1997年,W3C在这一年的12月份发布了HTML4.0。
- 这次发布提供了规范的三种变体:
- Strict,过时的元素被禁止;
- Transitional,过时的元素是允许的;
- Frameset,基本上只有frame相关的元素允许使用;
- HTML4.0 采纳了许多浏览器特定的元素类型及属性,但是同时也把 Netscape 的视觉化标记标记为过时的寻求淘汰; 赞成使用样式表; 同时在1998年4月对HTML4.0进行了微小的修订,没有增加版本号。
1999.12: HTML4.01
- 1999年12月份,HTML4.01 发布。
- 像 HTML4.0 一样提供了三种变体,并且他的最终错误修订版在2001年的5月12日发布。
2000.5: ISO 国际标准
- 在2000年5月份,HTML 成为了 ISO 国际标准(基于 HTML4.01 Strict)。
- 然后直到2008年中,HTML4.01 以及ISO/IEC 15445:2000都是HTML的最新版本。
1998.12: XHTML1.0
- 在 HTML4.0 发布以后,W3C 就立刻解散了 HTML 工作小组。不到两个月以后,一个单独的 W3C 工作小组发布了 XML 1.0。三个月后,W3C 举办了一个主题是“塑造 HTML 的未来”的研讨会,结果是“与会者一致认为进一步扩展 HTML4.0 比较困难,同样地,将 HTML4.0 转化成一个 XML 应用程序也很困难。最后的建议是,在一套 XML 标签组的基础上,创造崭新的下一代 HTML”。
- W3C 重新成立了 HTML 工作小组来创建这一套“XML标签组”,在1998年12月起草了一份临时规范,只是简单的用 XML 重新表达 HTML,而不增加任何新的元素或属性。这份规范后来被称为“XHTML 1.0”。
XForms
- XHTML1.0 的临时规范之后,针对 Web 表单,同一个 HTML 工作小组发表了 XHTML 扩展表单的初稿,几个月后重命名为“XForms”,并成立了自己专门的工作小组。
- 下一代表单针对早期版本的 HTML 所设计的浏览器不提供后向兼容性。目标是提供一个干净的全新表单模型(XHTML扩展表单)。
2002年: XHTML 2.0
- 2002年的时候,W3C发布了 XHTML2.0,是对 XHTML 的一个完全的重新思考,这一次很少关注映射 HTML4 的问题,更多的是放在了可扩展性方面。
- XHTML2.0 是一个工作草案,更像是一个新的语言而不是 XHTML1.x 的升级。 XHTML2.0 的完败在于他不光跟 HTML4 不兼容,同时跟 XHTML1.0 还不兼容。
- 大家可能从未听说过 XHTML2.0,因为所有的浏览器厂商都在竭力避免去实现他。
总结一下
由于互联网上99%的页面至少都存在一个错误,如果浏览器严格执行这个标准的话,用户获得错误提示的可能性几乎一定存在。
同样 XForms 也强制使用严苛的错误处理方式,W3C 认为格式错误是 Web 的一个根本问题,想着手对其纠正。
2004.06: WHAT工作小组的诞生
那些提议发展 HTML 和 HTML 表单的人只剩下两种选择:放弃,或者在 W3C 之外继续工作。
他们选择了后者,注册了 whatwg.org 域名,然后在2004年6月,WHAT 工作小组诞生了。
WHATWG 介绍
WHAT 是 Web 超文本应用技术的缩写。WHATWG 主要由浏览器厂商(Apple,Mozilla基金会,以及Opera)和有关各方成立。
为了不抹杀十多年以来在 HTML 上的成果,以及不让99%的现有网页变得无法可用,WHAT 工作小组决定采用不同的方法:将浏览器实际所用的那些”宽容“的错误处理算法文档化。
虽然花了几年的时间,但是 WHAT 工作小组还是将”如何以兼容现有 Web 内容的方式解析 HTML “文档化了。最终的算法完全没有强制 HTML 停止处理并显示错误信息的步骤。
WHATWG 的其他工作
- Web Form 2.0规范 – 给HTML表单新增了一些控件类型;
- Web Application 1.0规范草案,包含一些重要的新特性,例如支持直接模式绘图的画布(Canvas),以及对音频和视频的无需插件的原生支持。Web App 1.0是对HTML的一种渐进式的改进,人们很快就把他作为HTML5来引用。
- 大家可能要问,HTML不是由W3C负责的吗?没错,确实是他们。当年不一样是由IETF负责的吗?对吧。
2006.10: 回到W3C
直到2006年10月,WHAT 工作小组明显已经取得重大成果,而 XHTML 2还煎熬在草稿之中,而且没有任何的主流浏览器为他提供实现。
2006年10月中,Tim宣布 W3C 将和 WHATWG 合作来开发下一代的 HTML,他表示:HTML应当逐步进化;一下子切换到XML不太现实;以及新的HTML小组将渐进地同时改善HTML和XHTML;此外就是涉及到无处不在的表单的工作。
新组建的W3C HTML 工作小组的最初的几个决定之一就是将“Web Applications 1.0”更名为“HTML5”。随后W3C就解散了XHTML 2工作小组。
HTML5 的标准化过程
WHATWG 并没有像 IETF 一样简单的把 HTML 的控制权移交给 W3C,而是继续在上面工作。虽然可以跟 W3C 紧密工作,但是和 W3C 的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。
新的工作小组在2008年1月22日发布了规范的第一个公开工作草案。HTML5 已经被浏览器部分的实现了,虽然还没有达到最终建议的状态。
目前 HTML5 草案规范在2011年5月作为last call working draft发布,目前把2014年作为W3C Recommendation的一个目标时间点。
2012.07: W3C 和 WHAT 分家
W3C继续HTML5规范的工作,专注于一个单一的明确的标准(A single definitive standard),被认为是WAHTWG的一个snapshot。
而 WHATWG 则继续把 HTML5 作为一种“Living Standard”。Living Standard的概念是从来不complete,并且总是会一直被更新和改进。